欢迎光临广州诺尔实验室家具有限公司

prevnext

动物实验室改造方案

  • 产品特点:
    根据动物实验管理规定,动物 实验室建设 时在选址上应考虑远离噪音、远离污染源、处在厂区的下风处同时应有绿化隔离带,既不能让厂区影响实验动物房的环境,也不能让实验动物
  • 咨询热线:13719058086
  • 产品详情

根据动物实验管理规定,动物实验室建设时在选址上应考虑远离噪音、远离污染源、处在厂区的下风处,同时应有绿化隔离带,既不能让厂区影响实验动物房的环境,也不能让实验动物房污染厂区的环境,通常改造可能是因为随意经济发展的原因,室内很多东西已经处于落后的状态,需要更新换代,以便于更好的进行操作,又或者是排风系统的排风效果不好,而造成的改造。
 
一般在改造前应注意等级的划分
一级为普通动物(简称CV),其饲育环境为开放系统,无空气洁净度要求;
二级为清洁动物(简称CL),其饲育环境为半屏蔽系统,空气洁净度要求为十万级;
三级为无特定病原体动物(简称SPF),其饲育环境为屏蔽系统,空气洁净度要求为万级;
四级为无菌动物(简称GF),其饲育环境为隔离系统,空气洁净度要求为百级。
而目前常见的动物实验室为二级清洁动物室。
 
动物实验室环境改造标准
1.清洁动物(CL)的饲育环境要求为半屏蔽系统,其具体指标温度是18~29℃,相对湿度40~80%,换气次数8~15次/h,气流速度≤0.25m/s,系统内压力梯度20Pa,空气洁度为十万级,噪声≤50dB,工作照度150~300lx,动物照度100lx左右,氨浓度≤20ppm,落下菌数20个/皿。
2.SPF级动物实验房:符合动物居住的要求,严格控制人员、物品和空气的进出,适用于饲育清洁级或无特定病原体级实验动物。经过专门的监测中心检测,通过现场验收的屏障环境,才可以作为清洁级或SPF级动物的饲养环境。
 
动物实验室平面改造要求:关键在于人员、物品、动物以及污物进出不能相污染,布置实验动物房的原则是需设有人员进入时的净化更衣设施,物品进入时的消毒灭菌设施,还要有外来动物进入的待检室、检疫室,以及动物尸体、污物运出的污物走廊和专用的污物暂存间。
 
清洁级实验动物房平面改造主要包括:人员换鞋、更衣、洗衣等净化设施,物品储存、消毒、灭菌等准备设施,动物检疫、饲育、观察等实验设施;洁净走廊、污物走廊和污物间,以及办公、档案、配电等辅助设施。
 
设计改造要求: 
1.围护结构使用彩钢板,建议使用夹芯填充物符合国家消防要求的玻镁、岩棉彩钢板;
2.内墙表面应光滑平整,彩钢板接口处用硅胶密封;
3.与天花板及地面的交界处用圆弧形铝合金阴阳角;
4.顶板用50mm厚玻镁纸蜂窝彩钢板;
5.地面采用2mmPVC板材。
6.门窗应有良好的密封性,使用彩钢板门,实验室门上留有观察窗;
7.门洞宽度不宜小于1000mm,以便实验物品及设备的进出;
8.实验室的送风和排风位置应合理,尽量避免死角;
9.根据各设施的用电情况合理配置电力负荷;
10.所有电线应走工艺夹层进入设施内配电箱,设施内配线采用暗线,电气控制箱应标志明显。 
 
改造工艺要求: 
1.实验动物房建设管理区:人员、物品进入前的区域,包括动物消毒检疫室、更衣室、传递窗等;
2.清洗消毒区:洗刷间,高压灭菌器设置在与物品存放间交接处,清洗池设置2个连排水槽,采用不锈钢制做,水池的内尺寸大小与甲方协商确定,洗刷间配备排风设施;
3.实验区:动物饲养区域,包括物品存储室、走廊、动物饲养房、动物实验室等;
4.机房:为动物房提供送风,安装直膨式组合空调机组、送排风管等;
5.动物饲养房:在豚鼠饲养房和兔饲养房内部安装实时监控,饲养房内工作照度与动物照度每隔12小时自动切换。
 
动物实验室改造设计标准
1.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2.GB 3096-19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3.GB 4792-1984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4.GB 5794-19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5.GB 8978-1996  污水排放综合标准;
6.GB 50243-1997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7.GB 50259-19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名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8.GBJ 73-1984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9.GBJ 68-1984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
10.JGJ-71-1990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
 
动物实验室改造案例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没有了

咨询:动物实验室改造方案
* 为必填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