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实验室规划有哪些要求?
动物实验指在实验室内,为了获得有关生物学、医学等方面的新知识或解决具体问题而使用动物进行的科学研究,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它科学实验的动物,以实验动物为对象进行生物医学研究、生物制剂生产等,同时,合理的实验室规划也是同等的重要,下面是诺尔小编整理出来的有关动物实验室规划的一些要求。
一、环境条件分类及技术指标要求:
1.普通环境:符合动物居住的基本要求,不能完全控制传染因子,适用于饲养教学等用途的普通实验动物,普通动物(CV),是指微生物不受特殊控制的一般动物,要求排除人与动物共患病的病原体和极少数的实验动物烈性传染的病原体。
2.屏障环境:适用于饲育清洁实验动物及无特定病原体(SPF)实验动物,该环境严格控制人员、物品和环境空气的进出。
3.隔离环境:采用无菌隔离装置以保存无菌或无外来污染动物,隔离装置内的空气、饲料、水、垫料和设备均为无菌,动物和物料的动态传递须经特殊的传递系统,既能保证与环境的隔离,又能满足转运动物时保持内环境一致,适用于饲育无特定病原体(SPF)、悉生(GN)以及无菌(GF)实验动物。
二、实验室环境区域设置及布局:
1.前区的设置:包括办公室、维修室、库房、饲料室、一般走廊。
2.饲育区的设置:包括隔离检疫室、缓冲间、育种室、扩大群饲育室、生产群饲育室、待发室、清洁物品贮藏室、清洁走廊、污物走廊。
3.动物实验区:包括缓冲间、实验饲育室、清洁物品贮藏室、清洁走廊、污物走廊。
4.辅助区:包括仓库、洗漱间、废弃物品存放处理间(设备)、密封式实验动物尸体冷藏存放间(设备)、机械设备室、淋浴室、工作人员休息室。
5.其它设施设备:屏障环境和隔离环境均应在压强变化相交处设有缓冲装置。
三、动物实验室布局:从大的方面讲,包括三个防护区和四条控制路线,所谓三个防护区是指外围防护区、建筑防护区和饲养防护区。四条控制路线是指:人员控制路线、动物控制路线、物料控制路线和废物控制路线。工艺布局主要是规范工作流程和人员、动物、物品等相互关系和移动,并确保安全,此外,对形成屏障结构具有意义重要。
四、动物实验室外围防护区:鉴于实验动物饲养的特殊性,可能需要设监控设备、人员进出的控制、卫生防护带等,如果设施内从事涉及高致病的病原微生物的动物实验活动,需要考虑设施的安保要求,以及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后对周围控制区域、疏散和救援的需求。防护主要通过设置栅栏、围墙等方式实现。鉴于景观的需求,使用栅栏更显人性化。栅栏不应低于2米,栏杆的间距不大于10厘米,栏杆要坚固、易于清洁。
此外,需要设置照明系统、警示系统和监控系统,更好的防护包括地下的电磁场警示、红外线和运动物体警示、低压电击等措施。防护区内一般不布置绿化,以免影响监控,同时也可减少昆虫、老鼠等。为保证正常的外来服务,如邮件、送货、访客等,通过风险评估决定是否需要建设安检、特殊通道、中转站等措施。对控制区域应设置警示牌,避免无意闯入。对防护要求高的设施,应保证外来车辆不能靠近设施,距离保持至少30米。在外围的防护区,宜设专用的外部人员和车辆入口。
五、动物实验室建筑防护区:主要指建筑内有动物设施和其它设施之分,其它设施可以与动物设施有关,也可以无关;动物设施可以就是建筑的主体,也可以是其部分。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动物设施环境与建筑物内其它区域环境的相互隔离与相互关系,人员、动物、物料和废物的进出路线。使用时,动物设施及其相关的设施宜集中布置,从事动物活动的设施需要单独布置。建筑除主入口外,要考虑设置动物、大型设备和废物的出口和入口。
六、动物实验室饲养防护区:基本的形态是由入口、走廊(或通道)、功能间和出口组成。走廊是连接各功能区的纽带,各种通道发挥快捷、隔离等作用,实验动物设施的特点是不相容的因素多,需要利用走廊和通道对不相容的因素作合理的安排。走廊的形式包括双走廊、单走廊、U型走廊、环廊等,设施内部的安排应根据工作流程和利于控制风险的原则确定,此外,还要考虑工程可行性和日常维护的方便性,可以组成相对单独的单元。
七、动物进出要求:尽量保持单向流,充分了解实验动物机构的特定工作流程,生产设施和动物实验设施应分开设置,对动物生产设施而言,需要将所生产的实验动物发送至实验机构,需要考虑动物输出的问题,动物是工作对象,从控制污染的角度,单向流是基本原则,如果在某些环节做不到,需要考虑特殊的设计,如使用隔离传递装置等。在动物流动的过程中,应考虑如何清洁和处置动物的排泄物、分泌物、毛发等。
八、人员进出要求:主要包括动物管理人员、动物实验人员和清洁人员。此外,还有送货人员、维护人员、来访人员、检查人员、安保人员等。为保证各类人员的进出有序,需要合理设计路线和设置不同级别的物理局制。人员的移动具有主动性,可以到达任何区域,要通过SOP和物理控制措施管理人员的移动。人员进出可以走同一路线。控制要求不同的区域时,可以通过缓冲间气锁,并更换个体防护装备,而达到控制要求。
九、实验室的物料废物进出要求:可分为清洁物料和危险物料、大型物料和小型物料等,通常可随人带入设施或经过传递窗、渡槽、双扉高压器等通道进入设施。对于大型的动物实验室,应考虑设置物料进口和或出口。传递窗、渡槽、双扉高压器等通道对物料的进出有重要意义,需综合考虑,合理设置。要考虑大型物品的进出,设置设备门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走廊的宽度、门的宽度均要根据工作的特点设计。
十、信息进出要求:在数码时代,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现代化的动物实验设施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信息化技术,涉及信息传递需要做到门禁系统、通话传真系统、局域网、互联网、警示系统、自控系统、监视系统、LIS系统、物流系统、实验数据采集与传送,还应尽可能减少纸质等文件的利用,实现监控、指导工作人员操作,观察和记录动物的活动,以及组成网络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平台。
同类文章排行
- 实验室通风系统设计与安装方法
- 食品实验室建设与实验室家具的分类
- 洁净实验室设计时需要考虑的污染源有哪
- 水质检测中心实验室装修方案
- 饲料厂实验室建设方案与规划设计
- 实验台在实验室中的应用
- 实验台台面如何选择?
- 实验室的发展历史过程是怎样的
- 仪器实验室设计方案有哪些要求?
- 能源化工实验室设计应注意哪些?